電池管理系統(BMS)工作原理

關注電池最前線,趣味知識都具現
        在新能源技術蓬勃發展的當下,電池管理系統(BMS)已成為確保電池安全、高效運行的核心元件。無論是電動汽車、儲能系統,還是各類可擕式電子設備,BMS 都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接下來,我們將深入探究 BMS 的工作原理。



        BMS 要對電池進行有效管理,首先需要即時、精准地獲取電池的各項關鍵參數,這一任務便由資料獲取模組承擔。

電壓採集
        電池電壓是反映其工作狀態的重要指標之一。BMS 通過高精度的電壓感測器,對電池組中每一個單體電池的電壓以及電池組的總電壓進行即時監測。以電動汽車常用的鋰離子電池組為例,一組電池可能包含上百個單體電池,每個單體電池的正常工作電壓範圍相對較窄,微小的電壓偏差都可能暗示著電池性能的變化。例如,當某個單體電池電壓過高,可能是該電池出現過充現象;電壓過低,則可能存在過放或內部故障。BMS 通過對每個單體電池電壓的精確採集,能夠及時發現這些異常情況,為後續的管理決策提供關鍵資料支援。

電流採集
        準確測量電池充放電過程中的電流大小與方向,對於 BMS 計算電池的充放電量、評估電池的功率輸出能力以及判斷電池的工作狀態至關重要。電流感測器通常採用霍爾效應原理或分流器原理,將電池充放電電流轉換為可測量的電壓信號。在充電過程中,BMS 通過監測電流大小,能夠控制充電速率,防止過流充電對電池造成損害;在放電過程中,根據電流資料,BMS 可以即時計算電池的剩餘電量,為使用者提供準確的電量資訊。例如,在電動汽車加速時,電池需要瞬間輸出較大電流,BMS 會密切監測電流變化,確保電池在安全電流範圍內工作,同時合理調整電機的輸出功率,以優化電池的放電效率。
  
溫度採集
        電池的性能對溫度極為敏感,過高或過低的溫度都會嚴重影響電池的壽命、充放電效率以及安全性。因此,BMS 需要在電池組的關鍵位置佈置多個溫度感測器,即時採集電池的溫度資訊。常見的溫度感測器如熱敏電阻、熱電偶等,能夠將溫度變化轉換為電信號,傳輸給 BMS 進行處理。在高溫環境下,電池內部化學反應速率加快,可能導致電池過熱甚至熱失控;在低溫環境下,電解液粘度增大,離子電導率降低,電池內阻增大,充放電性能下降。BMS 通過即時監測電池溫度,當溫度超出正常範圍時,會及時啟動散熱或加熱裝置,確保電池始終在適宜的溫度區間內工作。



        在獲取電池的電壓、電流、溫度等資料後,BMS 的核心任務之一便是依據這些資料,對電池的關鍵狀態進行精准估算。

剩餘電量(SOC)估算
        SOC 即電池的剩餘電量,它如同汽車的燃油表,為用戶提供電池當前可用電量的資訊。準確估算 SOC 是 BMS 的一項關鍵技術挑戰,因為電池的充放電過程複雜,受到多種因素影響,如電池老化、溫度變化、充放電倍率等。目前,常見的 SOC 估算方法包括安時積分法、開路電壓法、卡爾曼濾波法以及基於機器學習的演算法等。安時積分法通過對電池充放電電流進行積分來計算電量變化,但該方法存在累計誤差,需要定期校準。開路電壓法利用電池開路電壓與 SOC 之間的對應關係進行估算,但需要電池長時間靜置才能獲取準確的開路電壓,實際應用場景受限。卡爾曼濾波法則綜合考慮電池的電壓、電流等多種資訊,通過建立電池模型,對 SOC 進行動態估算,能夠有效提高估算精度。近年來,隨著機器學習技術的發展,基於神經網路等演算法的 SOC 估算方法逐漸嶄露頭角,這些方法能夠通過對大量電池資料的學習,建立更準確的 SOC 估算模型,適應不同電池的特性和複雜的使用環境。

健康狀態(SOH)估算
        SOH 反映了電池的老化程度和性能衰退情況,是評估電池剩餘使用壽命的重要指標。BMS 通過監測電池的內阻變化、容量衰減、迴圈次數等參數,結合電池的歷史資料和電化學模型,對 SOH 進行估算。電池內阻會隨著使用時間和充放電迴圈次數的增加而逐漸增大,內阻的變化可以直觀反映電池內部電極材料的老化、電解液乾涸等問題。通過定期測量電池內阻,並與初始內阻進行對比,BMS 能夠判斷電池的健康狀況。此外,電池容量的衰減也是評估 SOH 的關鍵因素。BMS 通過對電池多次充放電過程中的容量變化進行統計分析,結合電池的使用環境和充放電歷史,預測電池的剩餘容量和壽命。準確的 SOH 估算有助於用戶提前規劃電池更換,避免因電池故障導致設備無法正常運行,同時也為電池的維護和管理提供重要依據。


安全保護:守護電池安全的 “忠誠衛士”
        保障電池在各種工況下的安全運行,是 BMS 的首要職責。BMS 通過一系列安全保護機制,對電池進行全方位的防護。

過充保護
        過充是電池安全的一大隱患,可能導致電池內部壓力升高、電解液分解、電極材料結構破壞,甚至引發起火、爆炸等嚴重事故。BMS 通過監測電池電壓和充電電流,當檢測到電池電壓達到預設的充電截止電壓,且充電電流仍未降至規定值以下時,會立即啟動過充保護機制。此時,BMS 會控制充電電路,切斷充電電源,阻止電池繼續充電。此外,一些先進的 BMS 還會採用預保護策略,在電池電壓接近充電截止電壓時,逐漸降低充電電流,避免電池在接近滿充時因電流過大而導致過充風險增加。

過放保護
        與過充類似,過度放電同樣會對電池造成永久性損壞,降低電池的使用壽命。BMS 即時監測電池電壓,當電池電壓降至預設的放電截止電壓時,會迅速切斷放電回路,防止電池過度放電。在電動汽車中,BMS 的過放保護功能尤為重要,它能夠確保在車輛行駛過程中,即使駕駛員未及時注意到電池電量過低,也能自動保護電池,避免因過度放電導致電池損壞,同時保障車輛的安全行駛。

過流保護
        當電池充放電電流超過其安全工作範圍時,會產生大量熱量,加速電池老化,甚至引發熱失控。BMS 通過電流感測器即時監測電池電流,一旦檢測到電流超過預設的過流閾值,會立即採取措施,如切斷電路、降低充放電功率等,以保護電池免受過大電流的損害。在電動汽車的快充過程中,由於充電電流較大,BMS 會更加嚴格地監控電流變化,確保充電過程安全可靠。

過熱保護
        溫度過高是電池安全的另一大威脅,可能導致電池內部化學反應失控,引發熱失控。BMS 通過溫度感測器即時監測電池溫度,當溫度超過預設的安全閾值時,會啟動過熱保護機制。一方面,BMS 會控制電池的充放電功率,降低電池的產熱速率;另一方面,會啟動散熱裝置,如風扇、水冷系統等,加速電池散熱,將電池溫度控制在安全範圍內。在一些高溫環境下使用的電池系統,如電動汽車在炎熱的夏天行駛或充電時,BMS 的過熱保護功能能夠有效保障電池的安全運行。

能量管理:優化電池性能的 “調度師”
        除了保障電池安全,BMS 還承擔著優化電池能量利用、提高電池性能和壽命的重要任務。

充放電控制
        BMS 根據電池的即時狀態(如 SOC、SOH、溫度等)以及外部設備的需求(如電動汽車的駕駛模式、充電設備的功率限制等),對電池的充放電過程進行智慧控制。在充電過程中,BMS 會根據電池的剩餘電量和溫度,選擇合適的充電模式,如恒流充電、恒壓充電、脈衝充電等,以提高充電效率,減少電池損耗。例如,在電池電量較低時,採用恒流充電模式可以快速為電池補充電量;當電池電量接近滿充時,切換為恒壓充電模式,防止電池過充。在放電過程中,BMS 會根據負載需求和電池狀態,合理調整電池的輸出功率,確保電池在安全、高效的狀態下工作。在電動汽車加速或爬坡時,BMS 會適當提高電池的輸出功率,滿足車輛的動力需求;在車輛減速或制動時,BMS 會控制電池進行能量回收,將車輛的動能轉化為電能存儲起來,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均衡管理
        由於電池製造工藝的差異以及使用過程中的不一致性,電池組中的各個單體電池在容量、電壓、內阻等方面會逐漸出現差異,這種差異被稱為電池不均衡。電池不均衡會導致部分電池過充或過放,加速電池老化,降低電池組的整體性能和壽命。BMS 通過均衡管理功能,對電池組中的單體電池進行均衡調節,使各個單體電池的狀態趨於一致。常見的均衡方法包括被動均衡和主動均衡。被動均衡是通過在單體電池上並聯電阻,當某個單體電池電壓高於其他電池時,通過電阻將多餘的能量以發熱的形式消耗掉,實現電壓均衡。主動均衡則是利用電感、電容等儲能元件,將電量從電壓高的單體電池轉移到電壓低的單體電池,實現能量的重新分配,這種方法能夠更高效地實現電池均衡,但成本相對較高。BMS 會根據電池組的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均衡策略,定期對電池進行均衡處理,確保電池組的一致性和穩定性。



通信與交互:連接電池與外部世界的 “橋樑”
 BMS 並非孤立運行,它需要與外部設備進行通信和交互,實現資訊共用和協同工作。

與車輛控制系統通信
        在電動汽車中,BMS 與車輛的控制系統(如整車控制器、電機控制器等)保持密切通信。BMS 將電池的即時狀態資訊(如 SOC、SOH、電壓、電流、溫度等)發送給整車控制器,整車控制器根據這些資訊,結合車輛的行駛狀態和駕駛員的操作指令,對車輛的動力輸出、能量回收、充電策略等進行優化控制。例如,當整車控制器接收到 BMS 發送的電池電量較低資訊時,會調整車輛的動力輸出策略,限制車輛的加速性能,以延長電池續航里程;在車輛制動時,整車控制器根據 BMS 提供的電池狀態,合理控制能量回收強度,將車輛的動能轉化為電能存儲到電池中。

與充電設備通信
        在電池充電過程中,BMS 與充電設備之間通過通信協定進行資料交互。BMS 向充電設備發送電池的基本資訊(如電池類型、額定電壓、額定容量等)以及當前的充電需求(如充電電流、充電電壓等),充電設備根據 BMS 的指令,調整輸出電壓和電流,實現對電池的安全、高效充電。同時,BMS 會即時監測充電過程中的電壓、電流和溫度等參數,當發現異常情況時,及時與充電設備通信,停止充電或調整充電參數,確保充電過程的安全可靠。此外,一些智慧充電設備還可以通過與 BMS 的通信,實現對電池的遠端監控和管理,用戶可以通過手機 APP 等方式,隨時隨地瞭解電池的充電狀態和健康狀況。

與用戶交互
        BMS 還通過車輛儀錶盤、顯示幕或手機 APP 等方式,與使用者進行交互,為使用者提供電池的相關資訊。用戶可以直觀地瞭解電池的剩餘電量、充電進度、健康狀態等資訊,以便合理安排使用和充電計畫。同時,當 BMS 檢測到電池出現異常情況時,會及時向用戶發出警報,提醒用戶採取相應措施,保障電池和車輛的安全。
        綜上所述,電池管理系統(BMS)通過資料獲取、狀態估算、安全保護、能量管理以及通信與交互等一系列複雜而精妙的工作原理,全方位、智慧化地管理電池的運行,確保電池在安全、高效的狀態下為各種設備提供穩定可靠的能源支援。隨著新能源技術的不斷發展,BMS 的功能和性能也將持續優化和提升,為新能源產業的蓬勃發展注入強大動力。


文章出處:電池最前線